朱高燧一句话把汉王气的够呛。可当着众多文武大臣的面又不好发作,只得暗气暗憋,一路跟着进了奉天殿。虽说没正式登基,但太子还是坐上了龙椅。此举,看得汉王又是一阵牙根痒痒。“礼部尚书吕震、户部尚书夏元吉何在?”眼看就要继位,太子朱高炽的气势有些不同以往。一声令下,人群中立刻有人出班跪倒。“臣在!”“依先帝遗诏,国家连年征战,府库亏虚,一切从简!著两位爱卿即日起调集人工钱粮,辅佐太孙,组织国丧之礼!”“遵旨!”二人领旨,刚要退去,内阁三杨却齐齐上前一步:“殿下,国不可一日无君,自古继位在前,治丧在后!还望您早日登基,以安天下!”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。这仨可是大明朝臣执牛耳者。有他们带头,其余文武百官立刻附和,纷纷下拜奏请太子继承大统。就连朱高燧也上前一步。虽然没出声,但也没反对。唯独汉王。直挺挺的站在奉天殿内,双目喷火,似乎要将周围这些人全部记下。“先治丧,后继位!孤心意已决,众卿不必再言!若无他事,便散了吧!”像是悲伤过度。太子朱高炽无力的摆了摆手,便起身离座,不给百官任何劝谏的机会,直接从后门离开了奉天殿。众人面面相觑,谁也闹不清这位即将成为皇帝的太子,究竟要做什么。难道真是伤心欲绝,在先帝下葬之前,没心思琢磨其他的?朱高燧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嘀咕。直觉告诉他,老大这么做绝对另有图谋。不过,折腾了大半夜,人们也确实累了。三三两两退出朝堂打道回府。朱高燧到家,本想捋出个头绪,可在书房里呆了不到半个时辰,房檐下的风铃便传来了声音。“进来吧!”“臣锦衣卫百户王节,叩见殿下!”得到允准,一人闪身而入。正是朱高燧在锦衣卫内培养的心腹。此人目前虽声名不显,但在历史上,却是深受老爹朱棣的信任,最后历升为大明第六任锦衣卫指挥使。为了能将其收入麾下,朱高燧在王节还于行伍中任旗手之时便与之相交了,到今日,已逾十年。“怎么样?本王那大侄子可有动静?”两人一直都是秘密会面。因此没人知道他们的关系。朱高燧没有将王节调入王府护卫,而是留在锦衣卫,就是为了随时监控那个与他同掌锦衣卫的大侄子——太孙朱瞻基的动向。“太孙一直守在太子近前,并无异动,倒是汉王……”说到这,王节情不自禁靠近,贴在朱高燧耳边低语了几句。待他说完,后者顿时目光一凛。老二还是忍不住要动手了。只是没想到,这家伙要借刀杀人,为了做掉老大父子,居然勾结建文余孽,意图在国丧之礼动手!这是让老爹死都不得安生啊!若真让其得手,后果不堪设想。说白了,皇位之争,充其量只是哥仨的内部矛盾,可一旦引来建文余孽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燕王一脉本就得位不正。永乐大帝穷尽一生都想找到他那个大侄子,永绝后患。如今老爹驾崩,若太子再遇害,保不准建文帝会趁机出山,谋朝夺位。再加上漠北虎视眈眈的蒙古各部。到时天下生灵涂炭,老朱家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都要毁于一旦。不行!绝对不能让老二得逞!“此事,太子那边知道了吗?”心中做出了决定,朱高燧立即发问。“臣还未上报,但纪指挥使在汉王府内有眼线,估计应该也能探听到些许消息!”王节想了想,回答道。“你立刻将老二要动手的消息告诉纪纲,但别提他勾结建文余孽的事!”勾结建文余孽,这在永乐一朝,必是死罪。即使老爹现在驾崩了,但只要沾上这个,汉王不死也得脱层皮。为了留着他牵制老大一家,朱高燧也只能有选择性的传递情报。王节当即领命。看着他迅速远遁的背影,朱高燧叹了口气。今晚,估计是睡不成了。“去!把神机营左掖坐营于谦给本王传来!”于谦。这是朱高燧给自己准备的又一臂助。眼下,那位名留青史的大才虽然刚刚二十岁,却已初露锋芒。三年前,朱高燧亲直杭州拜访其父,并将于谦带入京城,安插进了自己掌管的神机营。不多时。门外响起脚步声音。于谦到了。“神机营左掖坐营内臣于谦,叩见赵王殿下!”神机营。乃是永乐大帝在南征交趾后,得神机枪炮法而创立的。最高编制级别为营,营编提督内臣2人、武官2人、掌号头官2人;营下编中军、左掖、右掖、左哨、右哨五军,各设坐营内臣1人、武臣1人,除中军下领四司外,其余各领三司。而此刻的于谦,在朱高燧的提拔下,正是左掖左营内臣。“事出突然,本王长话短说!先帝驾崩,汉王欲在治丧大典行刺太子、太孙,命尔率麾下六百人,伏于钟山,待号令一响,所遇冲山者格杀勿论!”朱高燧这段话信息量太大。饶是于谦,也反应了一会才点了点头,最后还是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:“殿下,陛下真的……”“太孙今夜刚刚带回遗诏,著太子继位!”闻言,于谦神色一暗。永乐大帝乃千古明君,身为人臣,知其驾崩,自然心有戚戚。“放心吧!一切尽在掌握,不会出大乱子的!记住,务必令军卒配备本王研发的新式火器!”“遵命!”一听到新式火器,于谦也跟着镇定了不少。虽然还未命名,但见识过那玩意的威力后,他是真佩服其发明者朱高燧。两百步内弹无虚发。配备了这种火器的军卒,简直个个堪比神箭手。而朱高燧之所以如此胸有成竹,便是因为他掌握着远超当今时代的武器——火绳枪!待于谦离开,天边已然出现了一抹鱼肚白。只是云层中隐隐作响。山雨欲来!